課程資訊
課程名稱
社會學理論下
Sociological Theory (2) 
開課學期
108-2 
授課對象
社會科學院  社會學系  
授課教師
黃克先 
課號
Soc3003 
課程識別碼
305 40302 
班次
 
學分
3.0 
全/半年
全年 
必/選修
必帶 
上課時間
星期二2,3,4(9:10~12:10) 
上課地點
社103 
備註
限本系所學生(含輔系、雙修生) 且 限學士班三年級以上
總人數上限:70人
外系人數限制:5人 
Ceiba 課程網頁
http://ceiba.ntu.edu.tw/1082Soc3003_ 
課程簡介影片
 
核心能力關聯
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
課程大綱
為確保您我的權利,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
課程概述

理論,是我們參照現有的各種解釋後,對現象界的觀察做出的抽象或概化式的總結。它是我們解釋世界的重要工具,有它的前引,我們相信世界不是混沌不明,而現象之間的關係存在著許多可能等待我們發掘。在這工具的前引之下,我們應繼續往下走,在當前的情境下繼續使用它、並在使用過程中予以改良它、乃至於在它不太好用時棄置它以找尋新工具。我們不應把工具當成是目的本身,停下運用它、改良它的腳步,轉而把它當成偶象來膜拜、當成不破真理來背念、做為向它人炫耀的咒語來朗誦。反過來說,也請不用把前人嚴肅思索、累積多年提出的理論當成是時下社群媒體或新聞報導上的文字;閱讀理論不該一閃即過、囫圇吞棗,或人云亦云,而應慎讀精讀,在運用這工具前先真正明白它為何出現、為何被使用、曾被如何使用、使用它的優劣。綜上所述,我們希望透過本門課,我們在理解社會學理論的內容的同時,也能培養面對理論時的健康態度,建立與它的有機關係,以利未來我們繼續學習或進入社會的思考與行動。
如果社會學是一個擁有共通或相似語言、思考模式及願景的想像共同體,遙望故人斟酌其所思所想、打造集體記憶、從過去看見未來,似是不可少的,至少是值得努力的。一向自詡有反思能力的社會學修習者,免不了得在這樣的儀式過程裡重新省思什麼是「我們」、「傳統」、與大環境或其他社群的關係及界線(什麼是社會學、什麼算古典、什麼才叫理論),以及你我推崇的價值與價值的實現。這門課除了希望實現上述這類社群層次的目標外,也希望幫助每位同學增進個人閱讀經典、理論思考及提煉問題意識的能力,以在未來完成更棒的獨立研究成果。 本學期我們選讀的這些理論家,對當代社會學發展的影響都很巨大,對我們學習成長的價值難被忽視/略,因此我們仍將從他們開始,但我希望以更關係性的角度來閱讀他們的著作,包括他們與時代、他們與彼此、他們與其他學科思潮,以及他們與後來社會學發展的關係。這些理論家,各自以不同的方式討論「社會」並思考人作為主體,如何在社會中存在。他們各自有對古典社會學者的繼承、超越及批判,但也不免限制他們對某些議題上的關注或導致特定論點背後的偏見。希望在教學及討論的過程中,你我共同反省社會學理論與實務、學術寫作與面向社會的寫作、理論家自傳性經驗與理論構思之間的界線及關聯;據此,增加本課程的多樣性、延續性及比較視角。

(本網站提供資訊為初稿,請修課學生以第一堂課發送的紙本為準)
 

課程目標

 
課程要求
1.每週按進度讀畢指定的文本範圍。若讀一遍不懂,請多讀幾遍。
2.積極參與討論課並撰寫理論筆記本
3.請不要將讀理論當成讀書比賽或是蒐集勳章的遊戲。
4.請不要不求甚解地四處賣弄理論術語。滿口別人難以理解的語言,並不代表自己更有深度,更不表示更能理解、解釋世界。

(本網站提供資訊為初稿,請修課學生以第一堂課發送的紙本為準) 
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
 
Office Hours
 
指定閱讀
請見以下逐週課程之說明。前幾週的讀物可在ceiba上尋得。我們將集結各週讀物,送至影印店印製reader,應大約可在第二週上課後起前往購買。

(本網站提供資訊為初稿,請修課學生以第一堂課發送的紙本為準) 
參考書目
待補 
評量方式
(僅供參考)
 
No.
項目
百分比
說明
1. 
課程參與 
40% 
1. 7次團體討論課(18%): ● 我們將在第一週(3/3)完成分組,並指定各組助教;請組員們與助教討論出每週可會面的時間,原則上每次討論課時間不超過2小時,助教每組參與時間不超過40分鐘,另可約office hour。有任何討論課情況需與老師協助處理,也請直接聯絡老師。 ● 討論情況(每次討論課會提供記錄表,請在每週一中午12:30以前,將檔案傳至ceiba) ● 期末最後一堂課時,將發下組員互評單,以提供評分參考。 2. 個人理論筆記本 (12%):在沒有討論課的週別,請在一本筆記本上寫下自己讀當週文本的讀書筆記,內容包括: (1)章節大要整理 (包括作者的論點概要、推論過程、重點句) (2)心得 (啟發、批判、聯想) (3)讀不懂或延伸的問題 請勿用打字,而用手寫。筆記本請於隔週上課交予老師,交出後隔週於上課時領回。 3. 課堂參與(10%):回應課堂提問或課堂活動的情況。 
2. 
期中考 
35% 
●題目型態:簡答題,每次考試題數約5題左右,每題可能有連鎖題,總分預計為120分左右。答多少算多少。考試時間預定為兩小時。 ●相關規則:可攜帶文本,考試中不可使用電子產品,回答時儘可能引用出處。 ●提醒:一般而言,過往考試分數多半不高。若想在本課程拿一定分數者,請多在其他項目爭取加分機會,而勿對此期中考分數抱持過高期待。 
3. 
期末海報製作及口試問答 
25% 
●每一組選擇一位本課程未觸及的當代社會理論家,介紹其理論的源起、內涵、應用,並至少介紹其一本重要著作的內容。最後,請比較這位理論家與本課程必讀理論家。可挑選做期末口頭報告者可包括以下:Harold Garfinkel, James Coleman, Talcott Parsons, Niklas Luhmann, Howard Becker, Bruno Latour, Judith Butler, Patricia Hill Collins, Gayatri C. Spivak, E. Said, A. Gramsci, 葉啟政, …(其他可洽詢老師,取得同意後即可選擇) ●請在6/15日中午以前張貼出海報。口試將於期末考週進行。進行方式將在6/9日宣佈。 另:加分作業(0-5%):將在課堂上不定時宣佈。 (本網站提供資訊為初稿,請修課學生以第一堂課發送的紙本為準) 
 
課程進度
週次
日期
單元主題
第1週
3/03  *意謂必讀,**意謂選讀 (可寫來做加分作業繳交)

Week 1 (3/3) 課程簡介

課程說明、分組及約定討論課時間、說明理論筆記本如何使用

**舒茲(Schutz, Alfred),盧嵐蘭譯 (1991) 《社會世界的現象學》,台北:桂冠。頁163-213。
**舒茲(Schutz, Alfred),盧嵐蘭譯 (1992) 《舒茲論文集》,台北:桂冠。〈多重現實〉頁235-255。
 
第2週
3/10  Week 2 (3/10) 臨機應變的情境主體:日常生活的自我表演與interaction ritual


*Goffman, Erving, 1967, On Face-Work: An Analysis of Ritual Elements in Social Interaction. Interaction Ritual: Essays on Face-to-Face Behavior. Pantheon. Pp, 5-45
*高夫曼 (Goffman, Erving) (1992),徐江敏等譯《日常生活的自我表演》,台北:桂冠。第一章,頁19-80 (請瀏覽即可)

繳交理論筆記本 (原則上,即當週若無討論課而自行閱讀時,需寫理論筆記本)
(第1次討論課) [between 3/10-3/17]

** Garfinkel, H (1991[1967]) Studies in Ethnomethodology. New York: Polity, pp. 1-34.

 
第3週
3/17  Week 3 (3/17) 臨機應變的情境主體:組織分析與個體生涯

發回理論筆記本 (依此規律,以下不再重覆)

*高夫曼 (Goffman, Erving),群學譯,《精神病院》。新北:群學出版。頁173-310 (本書其他部分做為選讀**)

** Goffman, Erving (1974) Frame Analysis.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, pp. 1-39.

 
第4週
3/24  Week 4 (3/24) 被系統殖民的受宰制主體:啟蒙的承諾與失落

*Habermas, J. (2007[1980]) Modernity: An Unfinished Project, in Craig Calhoun, Joseph Gerteis, James Moody, Steven Pfaff and Indermohan Virk (eds.) Contemporary Sociological Theory (2nd edition), Malden, MA: Blackwell Publishing, pp. 363-370
*Habermas, J. (2007[1981]) The Rationalization of the Lifeworld, in Craig Calhoun, Joseph Gerteis, James Moody, Steven Pfaff and Indermohan Virk (eds.) Contemporary Sociological Theory (2nd edition), Malden, MA: Blackwell Publishing, pp. 371-387

(第2次討論課) [between 3/24-3/31]

** 馬庫色(Marcuse, H),劉繼譯 (2015) 《單向度的人》。台北:麥田。 
第5週
3/31  Week 5 (3/31) 被系統殖民的受宰制主體:溝通行動與承認政治

* Habermas, J. (2007[1996]) Civil Society and the Political Public Sphere, in Craig Calhoun, Joseph Gerteis, James Moody, Steven Pfaff and Indermohan Virk (eds.) Contemporary Sociological Theory (2nd edition), Malden, MA: Blackwell Publishing, pp. 371-387
*Honneth, A., & Farrell, J. (1997). Recognition and Moral Obligation. Social Research, 64(1), 16-35.

 
第6週
4/07  Week 6 (4/7) 內在結構化的實作主體:超越主觀與客觀主義

(放假,在家閱讀)

*Pierre Bourdieu (1992[1980]) The Logic of Practice, translated by Richard Nice.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, pp. 52-97(本書其他部分做為選讀**)

(第3次討論課) [between 4/7-4/14]
 
第7週
4/14  Week 7 (4/14) 內在結構化的實作主體:象徵與物質暴力

*Pierre Bourdieu (1992[1980]) The Logic of Practice, translated by Richard Nice.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, pp. 98-141

 
第8週
4/21  Week 8 (4/21) 內在結構化的實作主體:文化場域與品味區異

*Pierre Bourdieu (1984[1979]) Distinction: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, translated by Richard Nice.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pp.169-172, 226-256
(本書其他部分做為選讀**)

(第4次討論課) [between 4/21-4/28]
 
第9週
4/28  Week 9 (4/28) 內在結構化的實作主體:階級間及內的象徵鬥爭

*Pierre Bourdieu (1984[1979]) Distinction: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, translated by Richard Nice.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pp.260-317 (中間例子的部分可省略,例如274-278; 284-285; 288-290; 298-301; 302-303; 306-309;313-314)
 
第10週
5/05  Week 10 (5/5) 無所遁逃的主體化:系譜學考察與權力的作用

*Foucault, Michel (1977) Discipline and Punish: The Birth of the Prison. Translated by Alan Sheridan. New York: Vintage, pp. 3-31, 195-228 (本書其他部分做為選讀**)

(第5次討論課) [between 5/5-12]
 
第11週
5/12  Week 11 (5/12) 無所遁逃的主體化:論述與治理

*Foucault, Michel (2007[1976]) The History of Sexuality, in Craig Calhoun, Joseph Gerteis, James Moody, Steven Pfaff and Indermohan Virk (eds.) Contemporary Sociological Theory (2nd edition), Malden, MA: Blackwell Publishing, pp. 191-200

*福柯 (Foucault, Michel) (2016)〈主體和權力〉收於汪民安編《自我技術:福柯文選三》,頁105-138。
 
第12週
5/19  Week 12 (5/19) 期中考 
第13週
5/26  Week 13 (5/26) 向遙遠他方延伸:「全球化」時代下的主體

* Giddens, Anthony (2007[1990]) The Consequence of Modernity in Craig Calhoun, Joseph Gerteis, James Moody, Steven Pfaff and Indermohan Virk (eds.) Contemporary Sociological Theory (2nd edition), Malden, MA: Blackwell Publishing, pp. 243-256

* Wallerstein, Immanuel (2004) World-systems analysis: an introduction. Duke University Press, pp. 23-41

(第6次討論課)
 
第14週
6/02  Week 14 (6/2) 向內自我爬梳:反身性與自我焦慮

* Archer, Margaret S. (2007) Making Our Way through the World,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, pp.25-61.
* Giddens, Anthony (2002[1991]) 《現代性與自我認同》第二章:自我:本體的安全和存在性焦慮。台北:左岸,頁34-63
 
第15週
6/09  Week 15 (6/9) 理性之外:情緒之於社會秩序

* Archer, Margaret S. (2000) Being Human: The Problem of Agency,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, Cambridge, pp.193-221 (本書其他部分做為選讀**)

* Hochschild, Arlie Russell (November 1979). "Emotion work, feeling rules, and social structure" (PDF).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. 85 (3): 551–575. doi:10.1086/227049. JSTOR 2778583.

(第7次討論課)
 
第16週
6/16  Week 16 (6/16) 期末海報製作及口試問答 (進行方式將在課程進行中宣佈)